免费一级a毛片夜夜看-免费亚洲网站-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视频-免费成人福利视频-免费成人av电影

  • 首頁
  • 動態
  • 創建
  • 風尚
  • 典型
  • 文化
  • 專題
  • 節日
專題活動

安次文化遺產目錄

時間:2018-02-14 09:31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文化遺產
 
非遺項目
非遺類別
保護級別
葛漁城重閣會
民間舞蹈
國家級、省級
安次區笙管樂(軍盧村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省級
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
安次區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
東儲雙龍會
民間舞蹈
省級
安次區西安莊登云會
民間舞蹈
省級
安次區第什里風箏
民間美術
省級
黃漕飛云叉會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省級
中幡
雜技與競技
省級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雜技與競技
省級

 

      葛漁城重閣會
      安次葛漁城重閣會始于乾隆年間,由上下兩層演員組成戲劇人物造型,下面的“底座”為身強力壯、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員,上層的“二節人”由小孩扮女角。托舉小孩的“芯子”是佩戴在“底座”背上的一根鐵桿,小孩下身固定在鐵桿上,身著成人戲服,雙臂舞動,裙袖招招。坐唱曲牌大部分失傳,殘存曲牌有《揚子江》、《吳氏飛霞》、《春景》、《夏景》等,現代表演已無坐唱形式。 

      民間音樂
      安次的民間音樂均為佛教笙管音樂,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其中東張務村、軍盧村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創作出了一些獨具特色的農民運動樂曲,如《上馬臺》、《鵝浪子》、《撲螞蚱》、《哭黃天》等,并成立“軍樂隊”參加義和團戰斗。
      第什里風箏
      安次第什里風箏吸收北京哈記風箏和天津魏記風箏的特點,形成了造型多變、艷麗美觀、飛行平穩和便于攜帶的獨特藝術風格。風箏種類繁多,以軟翅為主,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撐,下面是軟性的布或絹等材料,多制作禽鳥或者昆蟲。      
      中幡
      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間,1895年引入安次東沽港至今。表演時先把竿子豎起托在手中,將竿子拋起用腦門接住為霸王舉鼎,單腿支撐地面用單手托住竹竿為金雞獨立,還有其他多種樣式,講究扔得高、立得穩。十余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肩、額頭、下巴、后背等處完成舉、頂、牙劍、腦劍、單山等動作,上下飛舞、交替騰挪,驚險連連。

      文物古跡
      安次境內有北茨平村遺址、落垡村金代磚砌建筑等9個遺址,唐代鄭忠墓、大伍龍元墓群、西永豐村遼代古墓群、明代劉體乾墓等古墓葬;出土文物有唐代隆福寺內長明燈樓、白地紅彩纏枝蓮八寶紋香爐、遼代石經幢、回龍亭碑、公議制田碑等。 
      方言
      廊坊與北京毗鄰,方言與北京比較接近。但廊坊方言的語言調值、方言詞語等有其獨特性。語法方面與普通話基本相同,但也有如助詞“了”的音和義、程度表示法、特殊語序等本地特色。廊坊方言兒化的范圍比普通話廣泛;輕聲詞極多,尤其是南部方言更加明顯。
      安次區南北方言差異較大。以永定河為界,北部屬北京官話懷承片,南部方言屬冀魯官話保唐片中的定霸小片。北部方言調值與普通話一致,南部的調值與普通話差別明顯,而且聲調的升降幅度比普通話小,音高較低、音程較短。 
----------------------------------
主管單位:中共安次區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安次區文明辦 版權所有:安次區文明辦
郵箱:anciquwenmingban@163.com 電話:0316-2389205 地址: 廊坊市廣陽區金光道2號
冀ICP備19000065號